選擇視覺檢測設備的四大誤區,該如何避免?
發布日期:
2023-03-28

瀏覽次數:

近年來,隨著工業智能制造的飛速發展,視覺檢測設備行業正在崛起,很多企業開始大量引進先進的視覺檢測技術,從而代替人工檢測,為企業降本增效。

但是,在選擇視覺檢測時,很多企業/工廠往往會陷入以下誤區,導致采購的設備與自身需求不匹配。

誤區一? 檢測項目模糊,需求不清晰

眾所周知常規的視覺檢測設備分為噴碼字符檢測、有無檢測、缺陷檢測、外觀檢測、尺寸檢測等,供應商會根據企業日常的生產需求,來生產匹配需求的視覺檢測設備。

很多企業對自己定位不清晰,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哪方面的檢測需求,甚至盲目的在網上看一堆產品缺陷檢測信息,整理出自己產品檢測項目要求。

最后發現采購回來的設備遠不如預期效果,體驗差、損失慘重,且容易產生糾紛。

那么企業需要如何避免損失?

1 、日常人工檢測時,記錄不良品,并進行分類管理;

2 、企業質檢部與生產部實時對接,明確生產時的檢測需求;

3 、提供良品樣品與不良樣品,設備商對樣品進行檢查測試,并反饋檢測結果。

選擇視覺檢測設備的四大誤區,該如何避免?

誤區二? 視覺檢測設備,能通用檢測所有產品

許多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眾多,不是一套視覺檢測設備就能適用所有產品。比如,食品生產商同一條產線會生產不同種類食品,它們的外包裝顏色、尺寸、圖案等都不相同,與視覺設備廠家溝通過程中,沒有進行產品分類,檢測要求也沒確定好。這樣的情況視覺設備廠家是沒法給出合適的檢測方案的,需要根據產品的外觀、尺寸、檢測項目、產量等因素進行分類、分期進行檢測。

對檢測產品和產品檢測項目進行分類是避免這種誤解的關鍵。

1、檢測分類:將產品進行噴碼檢測、尺寸測量、面積檢測、表面平整度檢測、孔位檢測等分類。

2、規格分類:產品尺寸分為大、中、小三部分,按形狀、大小等分類。

3、種類分類:同一產線上所有要檢測的產品按照名稱種類分類。

4、產能分類:根據產能排序,選擇產量最大的1-5個產品進行分類。產能越大,檢測需求越大。

選擇視覺檢測設備的四大誤區,該如何避免?

誤區三? ?設置超高檢測驗收標準,良品率過低

生產制造企業不按照企業生產的實際產品制定驗收標準和檢測要求,而是采用行業標準或理論標準進行檢測項目標準制定。

最后,設備是按要求定制的,但交付現場使用后,自己生產的良品率較低,從而認為機器檢測不夠精準,最后又要求視覺廠商進行改造。

如何避免超高的檢測標準?

1 、根據企業訂貨、驗收標準,制定視覺檢測設備驗收標準;

2 、根據質檢數據和實際質檢中的標準,制定相應的機器視覺檢測設備標準;

3 、適當增加檢測項目,提高檢測標準,提高產品質量,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。

選擇視覺檢測設備的四大誤區,該如何避免?

誤區四? 外資品牌比較好

外資企業主要分為兩種:

一種是在全球規模實力都比較大,成立時間較早,但是他們的視覺產品往往功能單一,很難滿足中國制造業千變萬化的檢測需求,采購回來的機器視覺產品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需要,價格高且不實用。

還有一種外資企業本身是本土企業,在國外注冊個公司,搖身一變成外資品牌企業,這種企業往往注重品牌包裝,缺少核心技術,售后難有保障。

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視覺檢測系統供應商?

1、尋找視覺檢測系統生產商,郵寄樣品檢測,綜合評估雙方比較契合后,去生產廠家實地考察;

2、考察視覺供應商是否具有相關實力,是否自主研發,是否代理商,服務口碑等;

3、視覺軟件及設備的兼容性和擴展性如何,因為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調整,目前檢測的項目可能未來需要改進,軟件必須是通用型的,以便后期檢測其它產品。

視覺檢測設備代替人工檢測,變革工業質檢方式是工業升級的必然選擇。

制造企業在選擇機器視覺檢測設備中,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,才能更好的選擇到適合自己企業產品的檢測設備,同時選擇市場口碑比較好,視覺檢測設備制造項目經驗的豐富的企業,這樣才有更好的產品品質保障,與售后服務保障。

富唯智能專注于機器視覺、智能機器人、柔性裝備的研發、生產、銷售與服務,有著多年豐富的現場應用經驗,可以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,助力客戶實現高效、高質量生產。